卧龙小说

字:
关灯 护眼
卧龙小说 > 宦海风流 > 人物篇 第十一章

人物篇 第十一章

  人物篇 第十一章 (第1/2页)
  
  第十一章
  
  二十七、【七大臣之高爽】
  
  高爽。字文举,出身山东名门,早年以门荫入仕,五次为相,历经顺宗、肃宗、慧帝三朝,仕宦五十年,均能进退得当,久叨禄位,人称之为“官场不倒翁”。
  
  高爽的字写得相当漂亮,他的《留泽泉铭》的碑帖到现在还是青少年书法通用培训教材之一。青年时期,高爽不太想当官,他的族叔—时任宰相的高崇礼劝诫他说:你的书法可以让你留名后世,但是,你如果出仕的话,现在就可以扬名当时。
  
  年轻人谁不想成名?高爽立即被打动了,“深以为然”,于是高崇礼推荐他为崇文馆雠校。
  
  崇文馆是太子学馆,平日可以和未来的国家领导多多接触,对于一名新晋官员来说,是一份非常优厚有前途的差事。
  
  可是,高崇礼不久就因卷入“裴息案”被罢相职。裴息犯的是十恶中的“大不敬罪”。直接被赐自尽,妻及三子皆赐死,女被没入掖庭。作为他的死党,高崇礼也没落了好,罢相后又被贬为南阳令,走到半路就病死了。
  
  高崇礼死后,他生前提拔的很多官员都纷纷落马,高爽尚算走运,太子生性仁厚,为他说了两句好话,高爽总算躲过一劫。
  
  但不可否认,这次残酷的政治斗争以及裴息、高崇礼等人的悲惨下场,一定对高爽的内心影响很大,不久,他就主动请旨外放为官,到当阳县做了县令。
  
  在当阳县,高爽以同情“囚犯”的态度处理案件,很受百姓拥戴。太尉崔公佑听说后,大加赞赏,还批评当时负责举明纳贤的“风俗使”刘整:有这样的贤才竟然早不报告,你们的工作做得不到位啊。
  
  刘整吓出一身冷汗,立即将当阳令高爽补入当年的推荐名额,结果高爽在当阳县躲避政治倾轧不过两年,就又被召回朝中,这一次,他任职“右补阙”。
  
  补阙是谏官,要求敢说敢当。甚至不惜触怒皇帝的威严,所以这个职位上的官员,被砍头几率是很高的。高爽做了几天,实在干不下去,于是服药下痢,让自己变得病怏怏的,干脆托病不上朝了。
  
  没想到这样一来,高爽竟然又躲过了一次大凶祸。天德元年三月初七,太子勾结左羽林大将军张季弘密谋篡位,结果酿成了一出血流成河的宫廷政变。当日,很多正等候在宫门外上朝的大臣都被波及,死伤无籍,双方士兵杀红了眼,见人就杀,后张季弘见大势已去,先让手下将捕到的三十七名官员全部杀死,然后在含元殿外拔剑自刎。
  
  张季弘自杀后,乱兵被很快扑灭,太子改装易服想逃跑,在朱雀大街被抓获,随后幽禁显德殿。当夜两名宦官入内用白绫将他勒死。
  
  这次失败的政变,虽然被崔公佑、皇甫冉、韦纲等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复,但是文宗皇帝却因惊吓过度,暴卒而崩,崔公佑扶持文宗的弟弟温王也就是后来的顺宗即位,改元“天德”。
  
  顺宗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皇帝,酷爱书画,他在做温王时就听过高爽的大名,登基后,他查看朝臣名单,结果就发现高爽的名字,大喜之下,还有些不敢相信,唤来近侍一查证,果然此爽就是彼爽,龙颜大悦,诏笔一挥,将高爽直接由小小的补阙提拔为“翰林学士”。
  
  翰林学士一职是顺宗之父文宗的创举,其职责主要有两项,一是起草机密诏令,二是轮流值宿内廷,以备皇帝随时召唤使用。
  
  翰林学士出现以前,大周中央的公务文书都是中书省的中书舍人负责起草;翰林学士出现以后,“专掌内命”,直接侵夺了中书舍人草诏权中一部分很重要的内容,在政治上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。
  
  再者,翰林院地处金銮殿西,靠近天子,直接隶属于皇帝。翰林学士是朝中除宦官之外唯一得以出入内廷的官员,他们与皇帝的关系自然比其他朝臣更为亲近和融洽,故有“天子私人”之称。翰林学士可以在较为轻松的氛围下与皇帝商讨政事,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更容易被皇帝所采纳,因此在政治上产生的影响力不可低估。
  
  翰林学士可以说是高爽的晋身之阶,不是“量变”是“质变”。高爽一口气做了十一年的学士,虽然官秩看似没多大变化,但这十余年,高爽一直陪伴在顺宗身边,倍加亲近,这为他以后的显达仕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  
  天德十二年,顺宗可能是觉得高爽的资历和能力都够了,于是颁下诏旨,任命他为“工部侍郎”,判尚书事,直接擢拔为三品之官,可见圣眷之隆。
  
  高爽此人,文采是有的,不过做公务的才能只能说一般,但他有个优点,就是不懂的地方,绝不充内行。
  
  他掌握了工部实权后,知人善用。赏罚得体,虽无创新,但成绩还是稳定的。在这期间,有一件事值得称道,就是高爽主持重新修缮了大小雁塔。
  
  大、小雁塔是长安保存至今的两座著名佛塔。大雁塔宏伟沉稳,小雁塔挺拔清秀,令人神往。
  
  大慈恩寺是长安城内最著名、最宏丽的佛寺,它是前唐皇室敕令修建的。大雁塔位于慈恩寺内,该寺是前唐高宗李治为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修建的皇家寺院,始建于永徽三年652年。贞观十九年,玄奘由印度取经回国。先在弘福寺译经。慈恩寺建成后不久,唐高宗令高僧玄奘移住寺内译经。玄奘创立了法相宗,还为保藏佛经请求在寺内建塔。塔仿西域佛塔形式,有人认为当时最后一层作成雁形,因而名曰“雁塔”。
  
  大雁塔共7层,高64米。每层都能凭栏远眺四方,北面的长安城,南面的曲江风景和终南山,可以尽收眼底。塔里方形角锥状。塔身为青砖砌成,各层壁面作柱枋、栏额等仿木结构。每层四面都有券砌拱门。这种楼阁式砖塔,造型简洁,气势雄伟,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的杰作。塔上建有相轮、露盘,每层贮藏佛经。塔下南门洞两侧壁间嵌置前唐太宗所作《大唐三藏圣教序》碑,由当时的名家褚遂良书写,人称“雁塔圣教”,是书法中的精品。塔西门上楣刻有“释迦说法图”,以阴线刻画,线条遒劲有力。由于该塔较荐福寺塔更大,故称大雁塔。大周学子考取进士后,有一个惯例就是都要登上雁塔赋诗并留名于雁塔之下,号称“雁塔题名”。
  
  小雁塔则在长安城荐福寺内。寺塔创建于唐文明元年684年,初名献福寺,是为前唐高宗献福而建立的寺院。因比慈恩寺大雁塔小,故名小雁塔。塔身为密檐式方形砖构建筑,塔基座亦呈方形,塔底层每面长米,通高43米,型体秀丽美观。小雁塔内有一口金代铸成的大铁钟,钟声清脆悦耳,10公里之外都听得清楚,人称“神钟”。钟高米,重10吨,上面刻有“皇帝万岁,臣佐千秋,国泰民安,**长转”16字吉祥语。据说如果友人思念远方的亲人。只要把亲人的名字和去处写在一张黄笺上,钟声就会把思念之情传到千里之外的亲人耳中,因此“雁塔晨钟”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。
  
  可是在大周顺宗朝的时候,其实这两座经历百年风雨的佛塔已经出现了严重问题,如果不加修缮,它们的结局必然是尘归尘、土归土。
  
  高爽是一位文物收藏大家,平生最爱惜文化遗产,何况,大雁塔内还有他非常喜爱的“雁塔圣教”碑文,因此,于公于私他都必须为国家为后人保存下这两座珍贵佛塔。
  
  高爽主持修缮时,大雁塔因为建造时工程质量的不合格,再加上风吹日毁,已经由七层变成了五层,高爽加固了基底,又按照原来的样式修造了两层,重新变为七层雁塔,当时的一位诗人目睹焕然一新的大雁塔后,赞叹道:“四角碍白日,七层摩苍穹”。表明经过高爽的修缮,大雁塔应该是比原来更雄伟壮观了。
  
  
  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好吃懒做:芊芊的米虫生活 倾世狂妃:帝尊,慢慢撩 随身空间:穿书炮灰女配种田逆袭 傲世九重天:番外 从辟邪剑法开始纵横诸天 神医废柴妃 全民领主:我的爆率百分百 二鬼子汉奸李富贵(曲线救国续集) 夜长梦多 不就山